壓縮機吸氣帶液時會使潤滑油乳化,其潤滑密封效果減弱,還有可能導致運動部件磨損,應當盡量避免。
滿液式蒸發器結構的壓縮機的吸氣過熱度應控制在0.5~1℃,干式蒸發器結構的壓縮機的吸氣過熱度應控制在5~15℃.過熱度太小,就有發生吸氣帶液的可能。吸氣帶液時的主要現象有:吸氣溫度降低、機體及吸氣端座部分結霜或結霜面積擴大、壓縮機產生不正常的震動和噪聲、排氣溫度降低等。
4.1氨液分離器或低壓循環貯液器液位過高
4.1.1排除方法:氨液分離器應避免有存液,低壓循環貯液器在工作時液位應控制在筒體高度的三分之一至二分之一之間,如液位過高,應檢查液位控制器和供液電磁閥。
4.2蒸發器供液量過大
4.2.1原因:節流閥開度過大、熱力膨脹閥過熱度調節過小,導致供入制冷劑過多,產生吸氣帶液。
4.2.2排除方法:應適當調節節流閥的開度或熱力膨脹閥的過熱度。
4.3干式蒸發器端蓋導程墊片泄漏
具體參見1.2
4.4蒸發器換熱效果差
對于采用熱力膨脹閥控制供液的低溫鹽水機組、乙醇機組,如果制冷劑側有油、水側有水垢或結冰,蒸發器傳熱效果減弱、液體蒸發量減少,而對于熱力膨脹閥來說,只能在一定范圍內調節供液量,結果造成蒸發器內液體制冷劑越來越多,最終形成吸氣帶液。
4.5吸氣管路阻力過大
4.5.1原因:吸氣管路阻力過大,壓縮機吸氣量減少,也會造成蒸發器內液體制冷劑越來越多,最終吸氣帶液。
4.5.2排除方法:主要檢查吸氣過濾器是否臟堵或冰堵。壓縮機發生吸氣帶液時應馬上關小止回式吸氣截止閥并減載,之后關閉供液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