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1原因:制冷系統中冷卻水進水溫度應低于32℃;冷凝器端蓋保存墊片泄漏使實際進入冷凝器的水量減小也會導致冷凝壓力過高。
2.1.2排除方法:立式冷凝器控制冷卻水進出水溫差2~3℃,臥式冷凝器控制冷卻水進出水溫差4~6℃,因此應控制冷卻水溫度及冷卻水流量;更換冷凝器端蓋保存墊片。
2.2冷凝器水側結垢
2.2.1原因:冷凝器中因溫度較高,水側適合某些微生物的生長以及水垢的生存,結果造成換熱效果的下降。
2.2.2排除方法:應及時清除水垢或用藥劑殺菌。
注意:可以使用化學藥劑硬毛刷清洗水垢,嚴禁使用鋼絲刷刷新,尤其是銅管換熱器。
2.3冷凝器內積存制冷劑過多
2.3.1原因:機組在正常運行時,冷凝器液體出口閥門應完全打開,對于沒有設置貯液器的系統,如果因為系統制冷劑充注量較多,造成冷凝器內液位過高,淹沒部分冷凝管,使冷凝面積減小,冷凝溫度過高。
2.3.2排除方法:可以通過觸摸方法,感覺冷凝器中液體的高度。適量放出制冷劑。
2.4冷凝器存油量較多
2.4.1原因:氨機組如果耗油量較大,排氣中還有較多的潤滑油,會在冷凝管外凝結形成油膜,影響熱交換。
2.4.2排除方法:應當盡量減少機組的耗油量,并及時排放冷凝器內的存油。
2.5冷凝器內有不凝性氣體
2.5.1原因:系統抽真空不徹底、制冷劑加入過程中過多空氣混入以及吸氣壓力低于零的系統,法蘭結合處及閥門有可能漏盡空氣??諝庵饕奂诶淠鞯纳喜?,會占據部分冷凝面積,使冷凝壓力升高,應當及時排放空氣。
2.5.2排除方法:氨制冷系統必須通過空氣分離器進行排放。如果未設空氣分離器的氟利昂應停止使用壓縮機,冷卻水繼續循環,二十分鐘之后將冷凝器放空閥打開四分之一圈排放空氣,待到閥的根部出現水珠即可。
2.6空氣濕度大
2.6.1原因:蒸發式冷凝器主要是依靠水的蒸發來帶走熱量,如果空氣濕度過大,水分不容易蒸發、換熱效果減弱、冷凝壓力升高;水冷冷凝器也會因為空氣濕度大,冷卻塔降溫效果減弱、冷卻水溫度高、冷凝壓力升高。
2.6.2排放方法:前者應減少熱負荷,后者應提高冷卻水的循環量或減少熱負荷。
2.7排氣管路阻力過大
2.7.1原因:制冷系統中任何阻力損失都是有害的。壓縮機排氣阻力主要產生在油分離器的分油濾芯、止回式排氣截止閥、排氣管路的彎頭及閥門。
2.7.2排除方法:應從分油濾芯至冷凝器一次排查,管路閥門必須完全打開。
注意:排氣壓力和冷凝壓力差值不應超過0.1MPa,超過予以更換。